“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 赴澳大利亚研修的报告

2018-07-29
 胡海彦

2016年5月21日至6月12日,参加了由李兆基基金和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出资资助,由教育部实施的“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到澳大利亚的悉尼科技大学、阿德莱德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进行了为期三周的研修。本次研修学习内容丰富,收获很大,感触很深,现报告如下:

一、研修的内容

研修以“大学战略规划和资源分配”为主题,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发展,三所大学的发展成果、规划和目标,教学、科研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教师素质能力的提升,创新创业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学习、研讨。第一周在悉尼科技大学听取了包括副校长在内的相关负责人、教授所做的12个讲座,涉及到大学战略规划、教学管理、科研战略、学生服务、大学生创新创意、人力资源管理、财务战略计划和投资管理、大学商业活动以及同产业社会合作、未来的学习等方面,参观了校园、图书馆、大学生创新创意部、超级实验室、悉尼海洋科学研究所、高级分析研究所等。第二周在阿德莱德大学听取了包括校长、副校长在内的相关负责人、教授所做的20个讲座,涉及到大学战略规划、国际化战略、科研战略、科研项目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学生服务、大学生创新创意、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大学商业活动以及同产业社会合作等方面,参观了校园、图书馆、学生中心、学生学习创意工作室、生物医药、农业等知名重点实验室,还访问了学生。第三周在新南威尔士大学听取了包括校长、副校长在内的相关负责人、教授所做的13个讲座,涉及到学校的定位及特色,发展战略,国际交流与合作,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教育与研究的关系-研究者早期的职业生涯培训,学生体验,高等教育体系的对比分析,本科生课程设置,技术转让及商业化,学术治理及监管,大学系统的建设及发展,学生职业培训和职业招聘大会的组织,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和晋升系统,重大项目发展及校园建设规划等,参观了校园、重点参观了创新中心、能源科技大楼,访问了学生。

二、研修的感触

几所大学介绍的情况都较为全面,同时各有侧重,展示了自己的特点、特色,以下几个方面印象深刻。

1.办学定位清晰准确,视野开阔。几所大学校都非常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而且学校的一切都围绕着定位展开。如悉尼科技大学定位于城市应用型大学,所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和动手能力,以培养学生实用技能为主,努力提高就业率。科研也侧重实用技术的开发与运用。阿德莱德大学定位于研究型大学,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方面就下大功夫,在基础性科研和科研基础能力提高上,不吝投入。新南威尔士大学更是定位于世界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前世界排名靠前,在几个著名的排行榜中最好的排名为第42名,并希望在十年之内上升到25位。清晰准确的定位,使得学校的发展目标、重点方向、资源配置、管理模式等各个方面都顺理成章。

2.发展规划框架完整,长短结合。几所大学都有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制定了发展规划。其特点:一是具有国际化视野,愿景鸿远,机遇和挑战分析透彻。对全世界的高等教育研究掌握得较为清楚,始终把自己放到国际高等教育领域,与各国高校相比较。对有实力的国家和高校尽可能地寻求合作。如阿德莱德大学目标是到2024年,即建校150周年时,“将成为国际上独树一帜的研究性学府。在这里所有的学生将兴致勃勃、精神焕发、热情洋溢地追求新知识;在这里所有的学生不论身份和背景,都能够在文明和包容的社区中得到支持与帮助;在这里库纳人-澳大利亚原住民将得到承认,他们的文化也将受到尊重。”二是长期目标与阶段性规划相结合。有学校发展的远景方向,有十年的规划,五年的规划,还有三年的规划。如悉尼科技大学制定了《自己的将来(悉尼科技大学发展战略2009-2018)》,阿德莱德大学2008年开始实施“建设一流大学”的五年战略计划。计划到2012年,阿德莱德大学的科研水平显著提高。制定了《启蒙灯塔(2013-2023战略计划)》等。三是分层级,规划的主框架比较宏观,之下有各种具体规划。如阿德莱德大学制定了2016-2018年的科研发展规划。四是有实施规划的具体措施。如悉尼科技大学发展在2009-2018战略之下,制定了2014-2016年十个优先实施的措施。五是运用各种手段宣传其规划。在网站上、各类形式的印刷品上,图文并茂地把发展目标和措施列出来,给人以更加直观和生动的印象。

3.教科设施以人为本,方便师生。在教学科研的硬件条件建设上,对使用功能,处处考虑轻松方便,不少地方匠心独运,非常人性化。无论是校园还是教室、图书馆、实验室,设计建造时都精心考虑,如何给学生学习讨论交流提供便利,促进他们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如对图书馆进行改造时,增加了大量的学习空间,增加电脑、网络、电源等设备,设置了开放、半开放或相对封闭式的小组讨论空间,传统图书馆的概念已经被摒弃。图书资料的开支占学校支出比重很大,但基本上是用于购置电子资源。如阿德莱德大学图书馆支出中电子资源购买占了支出的90%。对教室进行改造时,或在新建时就设计,增加了小班教室,不仅教室内多媒体设备大量增加,而且布局调整成为方便学生形成小组讨论的格局。建设学生学习中心时,新建或改建专供学生自学或小组讨论的学习场所,有的是面积较大的大厅,不仅有通常学习用的桌椅,也有其他式样的桌椅,还有各式各样的沙发。大厅内学生学习的同时可以吃东西,甚至还可以在沙发上小睡。有的是小厅,许多做成半封闭式的,更加突出了个人空间的安静。还设有一些小型研讨室(Study“pod”)供博士、硕士或高年级学生进行研讨,里面多媒体等条件较完整,只要提前预约就可以免费使用。阿德莱德大学对楼宇进行改造,专门建了一个(学生)枢纽中心(Hub Centre),这个中心不仅是学校步行交通的中心,还集多种功能为一体,里面几乎包罗万象,学生自习、休息场所、学生服务中心、餐饮服务(此项校内有争议,但被坚持)、大的电子屏幕供信息发布、学生小型集会等等,真正成为一个学生中心,也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场所。总之,一切都是为学生考虑。

4.教学方式理念创新,激发思维。对几所大学教学理念及实践的探索感触很深。他们从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提出“大学核心体现在关注学生体验的质量”。在授课模式上,近年来着力推行“以小组探索为中心” (Small Group Discovery)的方式,即学生以某一题目为引导,几个兴趣相同的同学组成小组,在专家导师的引导下,共同探寻新知识,研讨问题、各抒己见、提出创意、进行小组设计等。授课还辅之以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慕课(MOOCS)等形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主动学习、创意创新的能力,在教学中就培养科研创新意识,启发想象力,激发创造力,使教学与科研对接起来。

5.科研教学同等注重,相互配合。无论是应用型号大学还是研究型大学,几所大学对科研和教学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如都规定教师的工作量要40%用于科研,40%用于教学,其他行政、公共事务占20%。对教师的考核或晋升评价也是按这三个方面进行。在教学中,运用小组探索形式,启发学生创意。科研又给学生更多机会到实验室、到合作企业,接触实践,并把成果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做到了教学科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6.成果转让意在合作,互惠长远。本次研修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是他们对成果转让的理念和做法。如新南威尔士大学提出:我们的使命是使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科研成果应用到经济及社会发展中。技术转让的目的有助于达成大学使命,即创造并传播知识(To create and disseminate knowledge)。他们认为知识的创造即是指科研,知识的传播包括学术出版、教学、知识转让/商业化/知识交换。其中知识转让只是其中一个小部分。他们建立了产权直通车(Easy Access IP)和科研直通车(Easy Access Research)两个机制。产权直通车意在免费向社会转让有价值的知识产权。他们现在把90%以上的知识产权用于建立长期科研伙伴关系,并建立学校在工商界的声誉。对于免费转让,其条件有三项:(受让方)必须做一些事,承认大学的贡献,大学保留研究权利。第一个条件,具体是给受让方三年免费使用权,要求其三年内形成商业化,三年到再签正式免费转让协议。受让方提供毕业生就业机会和在校生实习的机会,或可自愿向学校捐赠,双方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等。科研直通车是把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以直通车许可的形式免费授予合作企业。如此的做的结果是,学校一年超过一百万美元收入的转让不到1%,85%以上的技术转让存在(直接)亏损。新南威尔士大学与中国许多知名高校开展了合作,合作的大中型或科技型企业有几十家。与中国合作伙伴合作项目价值超过4000万元澳元。2009年至2014年,与中国同行合作者发表文章近2000篇,目前有700多名中国博士研究生在学研读,研究生对科研的贡献达到30%。如2015年与上海交通大学创建联合创新中心,致力于先进材料的研发,探索太空科技领域。今年4月与中国科技部等合作建立的中国“火炬创新园”,是全球首个中国在境外的高新科技园区。李克强总理和澳大利亚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的签字仪式。中国国家领导人李岚清、汪洋、刘延东先后访问过新南威尔士大学,多名省部级领导也访问过该校。悉尼科技大学依靠合作关系,带动周边发展出了500多家科技型企业。

7.危机管理涵盖全面,应对有序。几所大学所介绍的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即是我们所说的危机管理,它涵盖了学校的所有方面内外应急或潜在风险问题。他们都有专门机构,并且在各方面都建立了相应制度办法,以确保内外应急事件发生时能从容处置,对学校发展潜在的危机风险研究应对。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悉尼科技大学对于某次一个精神疾患者侵袭和威胁教师的行为,运用法律诉讼的方法很好地解决。阿德莱得大学有专门的法律与风险部,负责处理相关事务。新南威尔士大学设立了学校风险管理部,建立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就是各个学院和部门,第二道防线是风险管理部和风险管理委员会,第三道防线是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委员会。对风险建立了一套专门的测评办法。需说明的是他们的内部审计不仅仅是财务审计,涵盖了学校的所有方面。

8.能力支撑办法规范,经验丰富。一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都有支持教师能力提升的措施,如设立教师培训中心。有教师考评办法、职称晋升的办法制度等。如前述从科研、教学、公共行政事务三个方面考核教师。学校对教师的关心也很入心,如对于一些情况的通知或沟通,往往是校长通过邮件直接发给普通教师。小班教学,小组探索式教学,加重了教师工作量,但老师们都认为这是趋势,适应一段时间就行了,重要的是受学生欢迎。教师的薪酬与课时不完全直接挂钩,例如给我们讲课的老师,并没有专门的授课费。二是在形象宣传方面,都是想方设法进行形象包装,通过各种渠道,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己。三是在办学资金支撑方面,更加重视国际留学生带来的学费收入,校友的贡献,以及合作企业的赞助。如新南威尔士大学一年总收入约17亿元澳元,其中4亿元左右来自于国际留学生,阿德莱德大学也有1.8亿元左右。学校的许多建筑,或重要设备,都是校友捐赠或遗赠的,因此对校友的联谊,对校友的遗赠,有许多办法和经验。四是校园条件支撑方面,对校园建设都有具体规划,校园占地面积都不是很大,但非常重视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如悉尼科技大学主校区就是在城市中心的十多幢楼,大学都没有围墙。学校的体育运动设施都比较少,学校能提供的学生宿舍或公寓也很少。

三、启示及思考

这样的学习对于我们中西部高校来说,机会非常难得,十分必要,受益匪浅。大家都感到信息量很大,很多内容要消化较长时间。本次研修,我们始终以对比的思维方式,看别人,想自己,一方面是很多的感慨,另一方面也思考了很多:哪些是我国整体高校都可以学习的东西,又有哪些是我们西部地方高校能学的东西。学到的东西能做到什么程度,效果有多少,多长时间能够达到预期,机遇和切入点在哪儿等等。

1.面对教育国际化,西部地方高校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中国大学的国际化水平近年来得到迅速提高。特别是一些知名高校,更是在努力冲击世界排名前列。一些学校的科研与合作的影响力在国际上日趋上升,如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排名系统,被澳大利亚的大学普遍认可,引以为据。澳大利亚的高校也清楚地看到了中国经济与高教发展的成效、势头与潜力,想办法与我们的知名高校加强合作,想办法保持对中国留学生的吸引力。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我国高校对国际留学生的吸引力也日益增大,但吸引力更多集中在知名部属高校,中西部地方高校国际化道路更加艰难。困难在于生源质量(无论是本国学生还是国际留学生),师资来源,薪酬和科研条件,周围科研生产水平等群体环境,教学科研经费支持力度,还有外语能力等等。优势只有两个,一个是区位,另一个是可能争取到的政策支持。区位优势在于更加贴近地方需求的科技研发和基层实用技术人才培养,以及对周边更加欠发达地区,包括周边国家的比较优势。因此,区域高水平和区域国际化的定位只能是必须的选择。可能争取到的政策包括国家倾斜政策和地方政府特殊政策。要获政策支持需要地方高校一方面积极反映,努力争取,另一方面要牢牢坚持“有为才有位”的真理,不能只靠等,而要靠干,要干出成效,才会有话语权,才会有更多的倾斜。

2.校园建设和设施的做法,难以学习,但我们有许多地方需要改革。几所高校有关校园的设施和管理,如学校没有围墙,没有大量的保安人员,没有像我们一样充足的体育运动场地设施,没有足够的学生宿舍,少有超大的校园等等。据了解,其他国外不少高校也是类似情况,这些我们暂时难以学习。与此相关,我们的问题是,大学的校园面积普遍建得很大,特别是近些年,在扩招驱动下的扩建,以“一次到位”、“超前视野”、“预留空间”等思路,建大校园、大建筑、大空间,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内的空间利用,都非常奢华,低效、闲置空间很多。难怪有人说:“我们高校建设大楼的任务早已超前,培养大师的前景难以看到。”此外,高校办社会的情况普遍存在,且日趋深重。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推了多年,成效仍不理想。高校办学成本的内容和计量与某些企业正好相反,一些企业把环境污染治理的成本外溢,交给了社会,而大学却把一些应交给、可交给社会承担的义务或责任,全揽到自己身上,非常类似计划经济年代的国营大中型企业。清楚地界定大学的职责,应该值得认真研究。

3.科研成果转让的理念和做法,非常值得借鉴。科研成果转让的动力和利益是我们较长时期以来一直致力解决的困难问题之一。在我们困惑于科研成果价值难以被承认、转化缺乏动力,纠结于经济利益的时候,他们的理念和做法无疑给我们迎头一盆冷水。也许是我们在更早期,对科技人员的成果没有足够的价值承认,之后又矫枉过正。也许是我们前些年过度宣传了知识技术劳动成果的经济价值,从而走入误区,走向偏向,致使成果反而难以转化。如果能形成把成果转让作为科研创造和知识的传播这样一种社会理念和氛围,更加注重长期合作和长远利益,我们的高教和科研才会纯粹洁净,才能真正达成高等教育的使命,才会更加有可持续发展力。国家正在强力推进的科研体制改革才有新亮点,才会有另一条新的路子。

4.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方式,所有高校都可以学习借鉴。我国各级学校,都扮演了学生“第二家长”的角色,高校也同样,甚至更为甚之,尤其是在西部地方高校。在中国传统下,家长对孩子无所不管,无所不包,含辛茹苦,倾心呵护,刻板教管,望子成龙。这样的环境,一方面有助于孩子无挫折地快速成长,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孩子被动接受,缺乏自主意识和行动能力,反而阻碍孩子健康全面成长。学校如家长,社会如朋友。这种关系的结果是:家长做得再多再好,都是应该的,不会被感激,也不会珍惜。只有离开了家,自己独立了才会感觉到。而作为朋友,哪怕只有一点帮助,都会倍加感激。听谁的话,感谁的恩,孩子会下意识地选择,会对家庭逆反。高校这种角色的无奈和责任,正面意义不能否认,但换个角度考虑,如果不能逐步扭转这种关系,高等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仍然跳不出固有的圈子,很难产生突破性效果,而且高校的社会责任只会越来越重。

四、建议

1.对国家和省教育主管部门的建议,一是对高等教育改革综合研究,系统规划,重点推进。各项改革不宜全面同时推,要找关键点、切入点。目前可从促推高校改革学生培养、管理方式入手,努力改变高校“家长式”的做法,扭转学校与学生之间“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使学生增强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意识,敬业精神,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这一方面部属知名高校已经很有起色,西部地方高校任务还很重。二是借全国科技体制、科技经费管理改革之势,作为改革的配合,大力宣传并配套出台更有针对性政策,营造出成果转让作为知识传播的理念和社会氛围,使科技人员的成果,无论是有偿转让还是无偿转让都能得到社会的价值承认。产权直通车和科研直通车的经验办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要在法规政策上使校企深度长远合作形成制度。三是对全国各高校进行分类管理和指导。高校的定位主要由自己决定。扶持政策分类制定,给予应用型大学,包括转型高校,以及地方高校给予更多稳定的扶持。四是高校校园人均占地面积不再作为衡量办学条件达标的指标之一。五是“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项目对于西部高校机遇非常难得,效果极好。但以我省为例,参加的人还太少。建议继续实施此类项目,并增加云南高校派出的名额。我省也应积极向国家汇报,争取得到更大支持。

2.对我校的具体建议,一是以“西部高校基础能力提升工程”的学校图书馆建设为契机,使之建设成为适应教学改革,更具人性化,方便学生交流讨论的学习中心。二是对于危机应对,应建立一个由主要领导负责,相关部门组成的危机应对委员会。综合协调处理校内外应急事件和学校发展中潜在的危机问题。三是设立教师培训中心。这个中心不一定是一个实体,可以依托现有的相关机构,其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对教师能力提升给予各种形式的关心和帮助。四是努力发挥好校友的作用,争取在学校的声誉提升和财力支持方面,更有作为。五是确实把“走出去”作为重点发展战略之一,主动服务我省发展的“三个定位”,以周边国家为重点,加快提高区域国际化水平。

go top